从现在到未来,我们距离比尔盖茨的智能家居标准还有多远?

2021-12-17 17:40:51 admin 1382

我们对于智能家居的全部幻想其实都来自于比尔.盖茨的那幢“未来之屋”,那是90年代初,一切都泛着玫瑰色的光辉,我们对于一切都还很好奇,进取心也驱使着我们将其逐步实现。

1835 73rd Ave NE,Medina,WA98039,就在这个地址里,盖茨的这栋别墅铺设了84公里缆线,是的,你没看错,把线缆连起来足够汽车跑一个小时,而通过这些连接,未来之屋的供电系统、光纤数字神经系统会将主人的需求与电脑、家电完整连接,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。

如今,二十多年过去了。在智能家居行业突飞猛进的照拂下,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实现盖茨那幢造价惊人的未来之屋的小部分功能,比如远程控制家里的电器、24小时监控等极其有限的功能。

是的,尽管我们距离盖茨家的智能家居水准还有极其遥远的距离,但是在可以实现的条件下,我们对于智能家居的理想永远会泛着玫瑰色的期盼,所谓怕什么真理无穷,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。

从盖茨的未来之屋到今天的智能家居,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?快有快的说法,盖茨当年花数千万美金搭建的设备,我们现在只要几十块就能买到,慢却是更直观的感受,从混沌一路摸索走来的智能家居产业始终没有与用户产生强关联,和用户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疏离感——有可以,没有也行。

这肯定不是智能家居行业想要的状态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智能家居究竟该如何走到消费者中去,更接近比尔盖茨在二十多年前所建立的智能家居范本呢?

关于智能家居的美好想象

智能家居的本质是物联网数据的互通,用户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获得家居环境信息,从而指导规划生活节奏。通过用户参与学习场景的定式,智能家居为用户带来自动化生活体验,两者数据互通,最终形成高效且有质量的智能家居体验。

在讨论智能家居市场推进问题之前,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理想的智能家居生活,也就是如何过上比尔盖茨在20年前就已经体验上的智能生活。

二狗同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称职的管家,自从进入了小明家里,它还从来没有犯过一次错。小明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,一直都有着赖床的坏习惯,所以二狗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准时前往小明卧室拉开窗帘,叫醒小明。

而之后的工作就要显得更加忙碌了,二狗需要一边准备好温度合适的热水,另一面则需要指挥扫地机器人、除湿机or加湿器等工具运转起来。对了,它还需要去确认今天的天气,如果天气状况不好的话,它也得去提醒小明带伞和打一个滴滴。

每到这个时候,小明就喜欢向二狗问东问西。在逐一回答完问题后,二狗更喜欢跟小明去探讨一下昨晚的电影电视剧,毕竟昨天小明观影兴致浓厚。

吃饭的时候,二狗把小明这几天的睡眠质量作了汇报,并且对近期的膳食结构改良做出了建议。如果小明同意的话,二狗今天就会下单,和刘强东、马云等大富豪做一笔小小的生意。

送走小明上班,二狗还要检查并且关闭家里的设备,等待小明回家。在小明下班前,按照惯例,二狗还需要按照以往一样安排好空调、灯光的调度工作,检查冰箱食品储备。并且,二狗还会将昨晚的电视机续集推送至电视。

在干完这些工作后,二狗就准备进入梦境了,不过它知道这一觉并不会安稳,因为门禁的开关还需要它时刻注意。

是的,二狗就是那个我们想象中的智能家居,虽然距离盖茨的待遇还有一大段路程,对于现今的环境而言,这一切已经非常棒了,看起来也什么特别大的难度。但是,就是这样的一些其实不算高要求,我们现在的智能家居也无法达到,也许,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智能家居行业热火朝天,用户这边的反馈却是冷若冰霜的主要原因吧。

归根结底,我们的智能家居根本不够智能。

智能家居何时才能真的聪明起来?

从上面的设想中,我们推演的智能家居体验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,分别是人与物(语音)互通、物与物互通、物对人行为模式学习。从单品角度来看,智能家居产品在这三个层面确实都有所进展,只是速度和效率并没有让人满意。

人与物的方案入口主要以语音形式展现,例如小度、小爱、叮咚等配套助手方案,产品形态主要智能音箱、智能电视等场景入口来进行承载。目前的功能点为基于智慧图谱的语音交互,不过只能做到基础的指令执行、资讯查询。

物与物互通主要以平台来进行构建,在国内形成了依托于小爱、小度等不同IoT服务商的平台体系,除开互联网厂商,传统厂商也正在积极搭建自己的语音助手体系,例如海尔小优管家、创维小维AI。物物互通主要局限于自家平台产品,总体来看仍处在各自为营割裂的状态。

物对人学习也需要借助IoT平台的力量,不过目前在用户行为模式学习上各家还属于浅层,只能以用户预设组合指令来满足场景需求。

从产品角度来看,想要迈过智能家居与用户隔阂的槛,智能家居布局需要从这三方面来逐步解决,但目前对于市场推进来说犯难的点在于第二点,物物互通。这里指的并非是互通难度,而是当下根本没有设备与其互通。

在初期,众多厂商大多以打造网红爆品来单刀切入智能家居市场,但在智能家居市场普及度不够、刚性需求塑造不足的情况下,这些仰仗内容和流量的爆款最后很容易止步于单品,联动后劲不足。

小场景是智能家居的突破点

智能家居产品最大的卖点在于完备的联动体系,以点打面的做法略显薄弱。但是一味强推智能家居整张大饼也会让消费者消化不下,结合小场景来对智能家居产品进行组合输出会更加合适,通俗点讲,少食多餐。

在这一方面,传统家居厂商因为深耕产品线的优势,具有更强的定制场景输出能力。

比如海尔推出的聚焦于定制化的CFC(用户-工厂-用户)物联网模式,其思路主要是通过用户下单定制需求,工厂按规格制造,最后一站式输出到用户。从顺逛实际下单流程来看,由于采用了一定模板,海尔在产品把控上可以减小风险,而客户定制的方式也可以提高用户接受度。

在智能家居层面,海尔则是划分了智慧客厅、智慧卧室、智慧浴室等场景,用户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划分小场景,以此逐步进行智能家居方案的迭代。

而互联网厂商产品供应链能力较弱,因此倾向于利用技术优势开发平台,再通过生态链加盟形式进行整合。不过这也导致互联网厂商在场景塑造能力上薄弱,在整合力度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。

小米在物联网上发力较早,智能家居也有了一定的方案积累。例如在照明系统这一块,除开当初的Yeelight,小米也于去年宣布接入宜家全系照明系统,为自家平台添砖加瓦。相比传统厂商,小米在家居上布局尚浅,只能依靠加强供应链合作来打造统一品牌形象的小场景。

由于家居产品的固定性,智能家居的推进注定是以小场景逐步迭代来进行。在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,用户体验很难称得上系统性,一方面是止步于完整方案的高昂价格,另一方面则是产品质量和交互效果割裂,“拿着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”,不同平台间难以打通。